塔什干宣言

在印度,该协议受到批评,因为协议中没有包含任何非战争协议或放弃在喀什米尔的游击战的条款。印度总理拉尔·巴哈杜尔·夏斯特里在签署协议后在塔什干莫名去世,这引起了长期的阴谋论,声称他被毒害。[7] 然而,印度政府拒绝解密他的死亡报告,称这可能会损害外交关系,并且违反了议会特权。这些因素加剧了印度国内对于协议的不信任。[7]
1966年3月1日和2日,根据“塔什干宣言”,部长级会晤举行。尽管外交仍在继续,但由于查谟-克什米尔邦问题存在不同意见,会晤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在1965年的战争期间,巴基斯坦民众对于自己的胜利感到乐观,因此塔什干宣言的消息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震惊的打击。阿尤布·汗拒绝接受相关评论并进入隐居状态,而不是宣布签署协议,这加剧了巴基斯坦人民的不满情绪,各地爆发了示威和骚乱。[2]
为了消除人民的愤怒和疑虑,阿尤布·汗于1966年1月14日向全国人民发表讲话。然而,讲话内容与塔什干宣言的内容不同,这最终导致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的撤职,并促成了他自己的政党巴基斯坦人民党的成立。尽管阿尤布·汗在讲话中满足了民众的疑虑,但是塔什干宣言极大地破坏了他的形象,成为他垮台的因素之一。[8]